当项目管理遇上BIM会如何

2020-06-16     来源:西安易筑机电工业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如何理解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以及企业应用 BIM 的驱动力和投入产出问题?


 




  施工阶段的精细化管理是我国施工企业多年来一直在追求的目标。通俗地说,精细化管理是指在施工阶段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施工管理。目前我国大力倡导施工精细化管理,很多企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已初见成效,并在不断地发展升级。但是总体而言,我国的施工管理方式还相对粗放,整体精细化水平不高。所谓的精细化管理往往偏重于企业层面的管理,而对于施工企业的核心业务:项目层施工过程管理,其精细化程度就远达不到理想效果了。在施工阶段精细化管理的道路上,我国建筑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施工企业应用 BIM 技术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希望通过 BIM 技术提升项目施工管理水平,最终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这里所说的施工管理包括项目的成本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等各个方面。从价值方面来看,BIM 技术带来的价值可以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不能量化的,经济效益在短期内也不能完全量化,但长期来看一定是回报大于投入。



 


对于现阶段 BIM 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我们可以关注两个方面:


一,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通过 BIM 技术的有效应用,例如优化施工组织、工艺节点、杜绝窝工、减少材料浪费等,可以实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从而提高项目的总体经济收益。


   二,融合了 BIM 技术的项目管理可以理解为一种先进的项目管理模式,可以在传统项目管理方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越,即项目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所以,BIM 技术在这层面上的价值实质上是管理效益的产出,这其实是一种隐型的经济效益,从宏观来看肯定是有经济收益的,只是无法具象的量化出来,事实上这方面的收益对施工企业来讲更有价值。


  总结来看,BIM 技术带来的价值是长远的,在短期内想要直接计算出经济价值非常困难,我们要客观看待BIM技术的投入产出关系。BIM 技术是今后工程建造发展的方向,未来 BIM技术将成为施工企业的核心市场竞争力。从这个角度讲,用 BIM 时不我待。


二、传统项目管理体系在施工中存在哪些问题,项目管理与 BIM 技术该如何结合?


目前,很多企业已结合自身情况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项目管理体系,但这些体系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公司和项目的信息不对等就是个普遍的现象。

 

首先,传统项目管理体系缺少企业与项目信息的连通载体,绝大部分企业管理层无法实时获取准确的项目信息。而项目信息是实现项目精细化管理的依据和基本要求。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会对项目的整体管控和效益造成直接影响。其次,由于实际工程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各要素是动态变化的,这让信息的及时准确获取增加了难度。另外,BIM 技术带来的新型管理方法,对传统施工人员的技术和综合素质要求增高。如何培养优秀管理人才,让优秀管理团队和人员辐射到更多的项目,成为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




 



  项目管理与 BIM 技术是相辅相成的。作为连通企业管理层与项目部的桥梁,BIM 可以实现项目过程管理信息的实时更新与上下贯通,便于企业管理层及时、准确地获取施工动态信息并进行有效管控。

 

  关于管理体系如何与 BIM 技术结合,我希望通过案例加以说明。通常说:“有企业定额的企业,一定是管理水平不错的企业”。企业定额是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工程,结合本企业实际消耗水平而确定的适用于本企业的施工定额。在传统项目管理模式下,不同类型工艺的施工消耗是很难准确测量的。借助 BIM技术,通过虚拟建造、节点优化、碰撞检查等功能,可以真实反映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从而科学地计算、分析、汇总项目信息,形成企业定额,在后期其他项目的应用中可以优化施工细节,指导现场施工。

 

  这些 BIM 技术的应用方法,无疑是实现企业项目管理精细化的手段,也是企业管理体系落地的真实表现。当然,BIM 技术目前还在推广应用期,其在项目管理过程当中可能发挥的价值是远远超过我们眼前所看到的,可见 BIM 技术应用将是未来施工企业发展的方向。施工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特点、项目特点,选择合适的 BIM 技术应用推广方式,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相关新闻